![]() |
|
---|
Home | About | News | Events | 浙江名人 | 杭州诗词 | Contact |
---|
郁达夫郁达夫(1895~1945)现代作家。原名郁文,字达夫,浙江富阳人。7岁入私塾受启蒙教育。后到嘉兴、杭州等地中学求学。由于聪颖好学,少时已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基础。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,并向报刊投稿。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,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。1913年赴日本留学,广泛涉猎了中外文学和哲学著作。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异国生活,激发了他的爱国热忱,也使他忧伤、愤世。他从研究经济学转而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,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,出版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《沉沦》,以其“惊人的取材、大胆的描写”而震动了文坛。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。回国后参加编辑《创造》季刊、《创造周报》等刊物。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、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。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。1928年与鲁迅合编《奔流》月刊,并主编《大众文艺》。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,为发起人之一,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。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。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,徜徉于浙、皖等地的山水之间,写有不少文笔优美的游记。 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“创造社”的发起人之一,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《沉沦》,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,他的散文、旧体诗词、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,不同凡响。 夏衍先生曾说“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,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。”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,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,先后在上海、武汉、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。1938年底,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,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,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,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、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、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。1945年8月29日,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,终年四十九岁。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,追认为革命烈士。 郁达夫的一生,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:在中国文学史上,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,在中国人民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,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。 相关作品: 《郁达夫--海外文集》《此恨绵绵无绝期》《杨花如雪雪如烟》《郁达夫卷》《中国现代小说精品书目.郁达夫卷》《浪漫的情旅郁达夫》《郁达夫谈人生>》《郁达夫散文(上)》《郁达夫散文(中)》《郁达夫散文(下)》《郁达夫小说全集》《郁达夫》《郁达夫散文选集》《郁达夫感伤的旅程》《自叙小说-郁达夫》《欲将沉醉换悲凉·郁达夫传》《郁达夫:挣扎于沉沦的感伤》《郁达夫小说全编(上下)》《众说郁达夫》《郁达夫散文》《郁达夫文集(共12册)》《郁达夫小说全集(上下)》《郁达夫自传》《致映霞(情书.信札)--郁达夫名着系列》《薄奠--郁达夫名着系列》《浓春日记--郁达夫名着系》《屐痕--郁达夫名着系列》《艺文私见--郁达夫名着系》《悲剧的出生--郁达夫名着系列》《迷羊(小说二)--郁达夫名着系列》《灯蛾埋葬之夜--郁达夫名着系列》《郁达夫短篇小说集》《郁达夫经典》《郁达夫自叙》《郁达夫传》《归航》《郁达夫卷》《苏门答腊的郁达夫》《故都的秋:郁达夫小品精萃》《逃避沉沦——名人笔下的郁达夫郁达夫笔下的名人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