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
---|
Home | About | News | Events | 浙江名人 | 杭州诗词 | Contact |
---|
马寅初马寅初生于1882年,卒于1982年,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、人口学家和教育家,浙江嵊州人。又名马元善。 马寅初在7岁的时候,便来到上海求学。1902年,他考入当时天津的北洋大学矿冶专业。四年后留学于美国,先在耶鲁大学,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经济学。1914年,他的第一篇学术论着《纽约市的财政》完成,并同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。他于1915年回国,先是在北洋政府财政部作短期的任职,后又于次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法科经济门主任,三年后又升任教务长,先后讲授过银行学、货币学、财政学、保险学等课程。 在北京大学任职期间,马寅初开始注意中国的经济问题。他曾到上海考察经济,并与南经大学校长合办了上海商科大学。同时,他又先后兼任浙江兴业银行顾问、中国银行总司券(总发行人)、中国经济学社社长等职,同工商界、财政金融界保持着广泛的联系。二十年代出版的《马寅初演讲集》,是他在北京、上海等地发表的讲演词,对诸如农业问题、工商问题、劳资问题、财政与信用问题、交易所等都作了阐述,对当时经济学界和实业界有一定的影响。从1925年到1929年,他又先后出版了《中国国外汇兑》、《马寅初经济论文集》、《中华银行论》及其它许多经济论着。 芦沟挢事变后,马寅初来到了重庆。他在研究经济的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的“四大家族”发国难财的资料,便在报上公开揭露或在演说中抨击。他愤慨地说:“中国的‘大贪污',其误国之罪远在汉奸、奸商之上。”他痛斥这些“大财神”,“将吾人经济命脉操在其手中”。他向立法院正式提议:必须对发国难财者征收“资本税”和“临时财产税”。 解放后马寅初历任全国政协第一、二届委员,第三、四、五届常务委员,中央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副主任,浙江大学校长,北京大学校长等职。 马寅初特别关心中国的人口问题。在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之后,他发现农村儿童特别多,就开始注意中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。1957年6月,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,他作了题为《新人口论》的书面发言,指出:“控制人口,实属刻不容缓,不然的话,日后的问题益形棘手,愈难解决”,必然引起一系列矛盾,“拖住我们高速度工业化的后退,使我们不能大踏步前进”。 马寅初虽因新人口理论而受到错误批判,并且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,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,他还在利用一切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,积极向各级领导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。在一次北京市政协的小组学习会上,他对反右派扩大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。他说:“右派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应该反击的,但是右派分子不会有那么多。有些人是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作用的,但却给错戴了右派的帽子。我马寅初大声疾呼,一定要为错划的右派分子摘掉帽子。”在那样的年代,敢于说这样的话,马寅初的勇气可见一斑。 正义终会到来。1979年9月,北京大学党政干部、教职工代表等100多人召开会议,为马寅初公开平反,恢复名誉,并宣读了教育部关于任命马寅初为北大名誉校长的通知,此时,马老已是98岁的老人了。 1982年5月10日,马寅初因肺炎经抢救无效病逝,享年101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