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JAM
Zhejiang Association of Michigan
密   歇   根   浙   江   同   乡   会
Home | About | News | Events | 浙江名人 | 杭州诗词 | Contact

貝時璋

貝時璋(1903--)生物學家。浙江鎮海人。早年留學德國,19283月獲得德國土濱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;1978年第二次獲得德國土濱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。19301950年任浙江大學生物系教授、系主任、理學院院長。19501958年任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研究員、所長。19581983年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、所長。現任名譽所長。貝時璋從20年代起一直從事實驗生物學的研究,對生物的細胞常數、再生、性轉變以及細胞的結構、分裂等作了研究。30年代初期,在甲殼類動物豐年蟲中間性的性轉變過程中,觀察到細胞重建的現象,並作了初步闡述。1970年以來,相繼在豐年蟲、雞胚早期發育中、小鼠造血系統(骨髓)、根瘤菌和根瘤細胞中開展了細胞重建的研究。特別是在豐年蟲、雞胚早期發育中,經過十多年的研究,進行了許多次的重復,証明以卵黃顆粒為基礎或細胞質為基地,重建為細胞。是客觀存在的現象。在卵黃顆粒中還首次觀察到有染色質,並且已經提取出來。1983年在《中國科學》英文版連續發表了五篇論文,得到國際上同行學者的重視,並對細胞重建的研究給以很高的評價。1983年下半年至1984年,與上海科教電影制片廠,共同完成了《細胞重建》科教片,1984年底中國電影家協會評為第五屆中國電影“金雞獎”,並獲得“最佳科教片”的稱號。其余的研究論文特匯編成《細胞重建論文集》。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。